购房“0首付”卷土重来 多地监管部门警示背后风险

购房“0首付”卷土重来 多地监管部门警示背后风险

楼市成交低迷态势下,为吸引购房者目光,不少楼盘推出“0首付”购房活动,以促使其加速入市。然而,看似诱人的“0首付”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不可忽视的风险。对此,多地监管部门对“0首付”购房所潜含的风险,发出了警示。8月5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风险提示,其表示,近期有个别楼盘违规推出“0首付...
 中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现“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新提法

中央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现“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新提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回顾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工作,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作出判断,并提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对比去年底和今年4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
 买房“灰色操作”层出不穷,专家提示0首付低首付风险

买房“灰色操作”层出不穷,专家提示0首付低首付风险

“0首付购房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非可持续的购房方式。”近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首套住房0首付问题,称存在金融、法律、还款压力等多重风险,引发市场关注。在商品房销售中,0首付、低首付本身就是违规操作,并往往伴随着开发商垫资、三方融资...
 拜登退选“靴子落地” 美股势将企稳并回归基本面

拜登退选“靴子落地” 美股势将企稳并回归基本面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放弃竞选连任,并表示副总统哈里斯将接棒竞选。对此,彭博分析师表示,拜登退选“靴子落地” 美股势将企稳并回归基本面。有关拜登退选的猜测在最近几个交易日给股市带来压力,标普500指数创下4月下旬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现在,随着这一风险事件的平息,基本面可能会重新成为关注...
 三中全会提及城乡融合发展、化解房地产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三中全会提及城乡融合发展、化解房地产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财联社7月18日讯(记者 李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
 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不消费? 李玲:怕生病,每个人都在拼命攒钱|《封面》专访

老百姓为什么有钱不消费? 李玲:怕生病,每个人都在拼命攒钱|《封面》专访

“我们国家老百姓现在收入还是可以的,为什么有钱不消费?”北大教授李玲接受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时表示,我们国家储蓄率一直是世界最高的,老百姓有钱却不消费,因为医疗是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方,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会得一个重大疾病,所以老百姓拼命攒钱。李玲分析称,这是由于现有医保制度没有能分担个人风险。...
 标普500指数迎接今年31次新高之际,高盛警告现在可以“踩刹车”了

标普500指数迎接今年31次新高之际,高盛警告现在可以“踩刹车”了

财联社6月29日讯(编辑 周子意)今年,在大型科技股推动标准普尔500指数强劲反弹,并创下一系列历史新高之际,高盛集团全球对冲基金主管Tony Pasquariello最新警告称,现在是“踩刹车的好时机”。Pasquariello周五(6月28日),“这是一个牛市,但回落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因此,在我...
 证监会定调:市场运行事关上亿家庭、百商百业,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证监会定调:市场运行事关上亿家庭、百商百业,极端情形时该出手就果断出手

财联社6月19日讯(记者 林坚)6月18日傍晚,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党支部的发文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这也是近期证监会许久一次的定调,从强监管以及防风险两个维度阐述了接下来监管工作的部分实质内容,既是方向也是态度,从行文来看,接地气是受访者的直观感受。文章明确提到,从资本市场看,我国股市投资者有2.2亿,...
 两只A股官宣“脱帽”,年内已有超20只“摘星脱帽”(名单)

两只A股官宣“脱帽”,年内已有超20只“摘星脱帽”(名单)

年报过后,注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2023年年报披露完后,一批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或其他风险警示(ST),同时,也有一批ST板块内的公司由于基本面的改善或影响因素消除,申请撤销风险警示,并完成“摘星”“脱帽”。市场分析人士指出,ST板块内的公司“摘星”或“脱帽”通常被视为公司基本面...
 多家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一些银行已不允许购买

多家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一些银行已不允许购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曹雯璟近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正在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一些银行已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可以避免银行过度追求销售业绩而忽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促使银行回归业务本源,是规范基...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