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兴材料生存术:业绩创三年新低,锂电不再是‘摇钱树’,靠特钢稳住基本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锂电行业经历周期调整之际,永兴材料(002756.SZ)依靠特钢业务稳业绩。这一业绩表现创下永兴材料近三年来的最低纪录。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此前曾预告2024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至12.3亿元,而实际业绩也接近预告区间的下限。时代周报发现,锂电行业周期下行之际,永兴材料锂电新能源业务占比已从2022年的56.09%降至2024年的29.92%,特钢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则再度提升至70.08%。永兴材料前身为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并于2015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截至目前,公司形成了“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的双主业发展格局,拥有浙江湖州和江西宜春两大生产基地。据永兴材料年报,公司控股子公司花桥矿业拥有的化山瓷石矿矿权面积1.8714 平方公里,采矿证范围内累计查明陶瓷土矿资源储量49,225.21 万吨,其中,累计查明 Li2O≥0.20%陶瓷土矿 矿石量 41,000.80 万吨,是公司锂云母和碳酸锂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保障渠道。此外,公司的联营公司花锂矿业拥有白水洞高岭土矿矿权面积 0.7614 平方公里,保有探明+控制+推断类高岭土矿资源储量 1,013.58 万吨,也系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的补充保障。2020年至2022年,永兴材料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73亿元、71.99亿元和155.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亿元、8.87亿元和63.2亿元。时代周报梳理发现,永兴材料的锂电业务营收占比在2020年仅为总收入的6.17%。一年后的202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17%。而到了2022年末,其占比更是飙升至56.09%,首次超过总营收的一半。自2022年末以来,碳酸锂价格急剧下跌,导致锂电行业全产业链迅速进入寒冬。在此背景下,永兴材料的特钢业务占比再度攀升。永兴材料表示:“2024年度,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维持盈利能力稳定;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产销正常,第四季度随着碳酸锂价格趋于稳定,单季度经营性利润环比有所好转,但全年碳酸锂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加之技改项目资产减值等因素,2024 年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可以看出,永兴材料“以特钢带锂电”的策略,在行业寒冬期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司锂电业务的压力依然严峻。在二级市场,永兴材料的股价呈现“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根据Wind数据,永兴材料的股价在2022年7月达到峰值,为175.99元/股。此后,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持续走低,公司股价也一路下滑。2024年全年,永兴材料整体跌幅达27.75%。另有券商下调了永兴材料业绩预测。如东吴证券下调永兴材料2025年盈利预测,基本维持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为9.0/12.1/16.8亿元( 25~26年原预期为10.0/12.1亿元),同比-14%/+35%/+38%,对应PE为20x/15x/11x。
从十大流通股东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全国社保基金109组合”增持了永兴材料437.50万股,持股总数达到1098.6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04%。与此同时,“全国社保基金601组合”和“易方达基金-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新晋成为永兴材料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有390.73万股和35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0.72%和0.65%。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