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米SU7事故风波未停,惠誉逆势上调评级

访客 2025-04-03 71 抢沙发

因小米SU7安徽交通事故陷入舆论风波的小米,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

4月2日,惠誉评级将小米公司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s)的展望从“稳定”上调至“积极”,并确认其IDRs为“BBB”。同时,惠誉确认该公司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为“BBB”。

小米SU7事故风波未停,惠誉逆势上调评级

惠誉还确认小米全资子公司Xiaomi Best Time International Limited所发行的存续高级无抵押票据的评级为“BBB”。该票据由小米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的担保。

该评级机构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正面展望反映了小米强劲的自由现金流(FCF)创造能力,这得益于其不断增长的物联网(IoT)业务、可控的电动汽车(EV)亏损以及不断上升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惠誉认为,小米的电动汽车扩张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推动了物联网和高端产品销售的增长,并促进了核心业务的现金流。

“增强的现金流将支持小米加大对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计划的投资。”惠誉表示。“我们预计,尽管电动车业务仍将无利可图,并继续构成中期风险,但小米将在电动汽车扩张过程中保持财务纪律。”

惠誉列出的主要评级驱动因素如下:

1. 扩大物联网业务: 我们预计小米的物联网业务部门将在其生态系统产品的协同效应支持下增加现金流。小米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以及物超所值的选择将继续帮助其扩大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大型家电、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等畅销品类。向东南亚和欧洲等海外市场的扩张将进一步推动增长,因为该公司在这些地区的代表性不足。

2. 电动汽车风险犹: 投资电动车业务仍存在中期风险,不过随着小米首次推出电动车取得成功,这些风险已有所下降。然而,考虑到该行业的竞争性质以及在研发(R&D)和资本支出方面的高投资,这一领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盈利。我们预计小米将继续提高其电动汽车产量,并在中国市场获得市场份额。

3. 稳定的智能手机地位: 惠誉预计,小米将保持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地理多元化运营,可减轻任何单一市场的市场份额波动。竞争依然激烈,尤其是在小米最大的市场——中国大陆。

我们预计,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机遇将推动出货量增长,这些市场消费者对升级的强劲需求为市场份额的提升提供了潜力。根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仍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其出货量份额从2023年的12.8%上升到2024年的13.8%。

4. 强劲的自由现金流:我们预计,受核心业务经营性现金流增强的推动,在2025-2027年期间小米每年将产生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高于历史平均水平。这应该足以满足其电动汽车业务的投资需求。我们预计小米的净现金头寸将在我们的评级范围内继续上升。最近的股票配售将增加其未来投资的财务灵活性。我们预计,随着小米扩大电动汽车产能和投资人工智能,2025-2027年的资本支出将增加。

5. 稳健的盈利能力: 尽管研发和销售费用增加,但物联网部门向高利润产品的转变,以及互联网服务部门广告收入份额的上升和电动车亏损的减少,将支撑小米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电动车业务部门的亏损将缩小。

6. 高端业务将增长: 我们认为,小米将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这得益于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持续的研发投资,以增强技术能力。由于线下渠道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贡献巨大,其不断扩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将促进更多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2024年,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份额上升3个百分点,占总出货量的23.3%。

7. 多元化降低周期性: 小米从互联网服务、物联网或生活方式产品中获得了强劲而稳定的现金流,使其财务表现免受智能手机市场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相对稳健的财务状况。小米的足迹遍布全球,超过40%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

惠誉还在报告中列出了同行分析,特别提到了日本索尼和韩国LG电子。

该评级机构指出,小米的信用状况弱于索尼集团(A-/正面)。索尼的业务更多元化,技术领先优势更强,而且索尼的财务状况更好,盈利能力和FCF更高,杠杆率更低。

它表示,小米的业务状况与亚太地区评级为“BBB”的同行相当,包括LG电子(BBB/稳定)和联想集团(BBB/稳定)。

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销量市场份额低于联想在传统个人电脑行业的销量份额,但小米的产品多样化程度更高。

惠誉认为,小米和LG电子在各自市场的地位相似。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在全球排名前三,而LG电子则在家电市场保持着强势地位。

不过,惠誉称,与LG电子和联想相比,小米的财务状况更强,EBITDA杠杆率更低,EBITDA利润率更高,FCF更强。此外,小米还受益于净现金头寸。

惠誉在此次发行人评级研究中给出的关键假设包括:


-- 2025年的收入增长率为15%左右,2026-2027年降至5%左右;


-- 2025-2027年惠誉定义的EBITDA利润率为8%-9%;


-- 2025-2027年资本支出/收入为3.5%;


-- 2025-2027年不派发现金股息;


--每年回购股票50亿元人民币;

惠誉认为,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正面评级行动/上调的因素有:

-- 电动汽车业务亏损持续收窄,核心业务保持市场地位和EBITDA增长,FCF保持在150亿元以上;

-- 非金融业务的EBITDA杠杆持维持在1.5倍以下;

该评级机构还指出,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负面评级行动/下调的因素是:如果在未来12-18个月内未能达到正面评级敏感性要求,评级展望将被调整为“稳定”。

惠誉预计小米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其净现金头寸。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小米现金储备总额为人民币1751亿元,借款总额为306亿元。

它认为,小米的充裕流动性为其股票回购以及对电动汽车业务和生态合作伙伴的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港股午间休盘,恒生指数跌1.58%,恒生科技指数跌2.22%,小米却逆势上涨1.35%。

小米SU7事故风波未停,惠誉逆势上调评级

就大众关切的3月29日晚小米SU7爆燃致三人死亡事件,目前遇难者家属正在等待官方调查结果。

据多家媒体报道,4月2日,三家遇难者家属已与小米工作人员见面,对事故相关事宜进行商谈。

对于惠誉的最新评级,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