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懂IPO|银诺医药递表前估值下滑超三成,首个获批产品商业化待考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编辑|郑琳2025年1月,广州银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银诺医药”)唯一的核心产品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获批上市,适应证为2型糖尿病。依苏帕格鲁肽α的上市意味着,银诺医药有望结束自成立至今连续10年零收入、净亏损的经营状态,该款产品的商业化对银诺医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月28日,就唯一核心产品的商业化进展、营销支出规模、营销团队建设情况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银诺医药发邮件询问。4月1日该公司回复了邮件,表示依苏帕格鲁肽α已于2月11日在终端医院开出首张处方,但未详细披露该产品在商业化方面的具体支出及其他进展。招股书显示,银诺医药是一家专注于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创新疗法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创始人王庆华在代谢性疾病领域拥有逾25年的专业积累,曾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副教授、加拿大圣米高医院内分泌及代谢部门资深科学家,长期专注于GLP-1领域的研究。截至2024年底,银诺医药仅建立一条进入临床试验的核心研发管线,即GLP-1受体激动剂依苏帕格鲁肽α。作为GLP-1赛道的选手之一,银诺医药也曾备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2020—2024年,银诺医药先后进行了PreA轮、A轮、B轮、B+轮四轮融资,累计融资15.58亿元,投后整体估值从6.66亿元上涨至46.5亿元,上涨了5.98倍。不过,并非所有投资机构都有长期持有银诺医药股份的坚定信心。早在2020年,原控股股东昆药集团就对外转让所持的银诺医药股权,彻底退出股东名列。需注意的是,按“最新股权转让价×总股本”核算,银诺医药的整体估值仅为29.08亿元,较B+轮的投后整体估值46.50亿元下滑了37.46%。成立10年终迎首个产品上市,从零开始的商业化成败待验证事实上,2022—2024年上半年,银诺医药用于依苏帕格鲁肽α研发相关的开支合计为3.67亿元,用于非研发人员的劳动雇用支出合计为3.26亿元。同期,由于无可确认的营业收入,银诺医药累计亏损11.09亿元。然而,随着全球及国内制药企业集中看重减重市场的发展潜力,GLP-1成为药物研发的热门靶点,其竞争格局并不乐观。米内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另有11款GLP-1类在研药物处于临床Ⅲ期试验阶段。米内网数据还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GLP-1类药物的终端销售规模超5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其中,进口品牌占据了93.64%的市场份额,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更以64.14%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而国产竞品的市场份额仅为6.36%。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搏出一片天地?招股书显示,含创始人王庆华在内,银诺医药的4名执行董事中仅首席商务官徐文洁曾经在阿斯利康、拜耳等国际制药大厂任职并拥有产品商业化运营经验,该公司的商业化团队正是由徐文洁领导。不过,针对截至2024年以来的营销费用支出、是否计划投建自产产能等问题,银诺医药并未进行回复。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