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超越DeepSeek-R1!千问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3800亿AI布局图谱浮现

访客 2025-04-29 23 抢沙发
阿里巴巴(09988.HK)正式发布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AI大模型,成为第一个开源的混合推理模型。时代周报记者获悉,Qwen3历经7个月研发,内部称之为“一场封闭式推进”。而此次开源最大的意义,是将中国开源大模型的整体水平首次推向全球第一。

超越DeepSeek-R1!千问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3800亿AI布局图谱浮现
图源:图虫创意

此次亮相,马云为了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而来。在现场演讲中,马云说:“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科技人员的责任,不是让 AI 取代人类,而是让 AI 更懂人类、更好地服务人类。”这些碎片式动作拼在一起,指向一个明牌的战略:阿里,正在All in AI。1999年,阿里提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建立B2B网上贸易市场,连接中国供应商与全球采购商。2003年,淘宝上线,中小商户自此“上网”;2007年,大淘宝战略落地,中国电商生态第一次被系统性重构;2013年,阿里提出All in 无线,将商业体系彻底搬上移动端。为了这场转型,阿里已经铺陈了多年。新零售标签被撤下,高鑫、银泰相继退场,“1+6+N”变革出台,十八罗汉重返一线。在重构与试错中,阿里经历了动荡与阵痛,也付出了失速的代价,但它正试图以更清晰的战略主线归来。过去25年,阿里深刻参与并塑造了中国商业的技术路径与组织逻辑。如今,AI时代大幕已启,3800亿将如何重构这家互联网巨头公司?

超越DeepSeek-R1!千问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3800亿AI布局图谱浮现

2017年3月,深圳IT领袖峰会会场内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与躁动。台上,马云一手握着话筒,另一只手习惯性地比划着。台下第一排,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神情专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侧头凝神倾听。这是一次罕见的同框时刻。他们刚刚见证了AlphaGo击败世界顶尖围棋选手,引发全球轰动,人工智能正在从技术边界逼近现实边界。这句当时被视作“泼冷水”的评论,如今回看,更像是阿里AI战略的早期伏笔。在早期阶段,AI在技术层面稳步演进,但在阿里的整体叙事中依然处于背景层。与之相对的是,一场从业务到组织的危机逐渐浮现。在电商红利逐渐消退、对手崛起的背景下,阿里进入内外交困的至暗时刻。彼时,AI仍是技术部门的研究重点,但在全公司层面,主线尚未转向。2023年6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蔡崇信出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CEO。蔡崇信在阐释“1+6+N”时曾公开表示:“我们不希望一个CEO每天做100件事,而是要把更多的权力交给前线团队。我们现在需要专注在两个业务:云计算和电商。”2024年4月,蔡崇信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直言:“过去几年,我们发现自己落后了,因为我们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没有给用户最好的体验。”至此,一条暗线浮出水面。方向已经确定,组织空间已经腾出,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真正推动AI战略的落地?2023年9月起,吴泳铭担任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意味着AI战略的执行中枢已然形成。此后,阿里快速进入AI执行周期。在不同时间点,阿里管理层持续接力,把这条战略线从幕后推向台前。钱怎么花?3800亿,3条路径搭建AI全家桶这句话也在阿里内部掀起不小震动。一位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如此大的投入力度“超出了预期”。这不仅是一场面向资本市场的信号释放,更是一次从内部出发的资源重排与战略宣言。吴泳铭的表态,被不少员工视为真正的总攻号角。这套组合拳,与蔡崇信在此前采访中的判断高度一致:“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相信机器智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因此开发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同时,我们还有云计算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具备领先的云计算与大模型业务的公司并不多;最后,我们有众多的垂直业务,如电子商务,这些业务都可深度应用AI技术。”

超越DeepSeek-R1!千问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3800亿AI布局图谱浮现

作为AI战略的基石,基础设施投入是最底层的抓手,而芯片则是关键布局。基础设施的另一核心是人才。吴泳铭是出身技术,也是中国第一代程序员,如今重新掌舵集团并亲自管理云智能,本身就是这场重构的注脚。一位与阿里有合作的猎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模型领域现在人才很紧缺,阿里给出的薪资极具竞争力,核心技术工程师的年薪超过百万,基本要求都是在云计算、大数据及其行业应用上有落地经验。”截至今年3月,通义已开源大语言模型通义千问及视觉生成模型通义万相等共计200余款模型,覆盖从0.5B到110B等最全尺寸,Qwen模型下载量已经超过2亿,仅2024年在全球最大的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中就占据其全球模型下载量的30%,高居第一。一个标志性事件是,2025年初,苹果公司宣布与阿里通义合作,将其模型接入中国区iPhone。“阿里有了苹果这个大客户,一方面可以将AI嵌入到苹果设备当中,嵌入更加多元的苹果APP当中,也能和苹果共同打造AI手机;另一方面,阿里有可能和苹果在数据学习上进行互动,以数据来训练通义千问,让AI更成熟,也增强阿里的数据优势。”盘和林补充称。“阿里还没到庆功的时候。”盘和林提醒,“国内依然有很多在AI领域的竞争对手,如今的人工智能商业模式也不够明朗,算力依然受限,要做的事还很多。”“未来三年可能是阿里集团历史上云的建设周期最大的、最集中的三年。”吴泳铭在财报会上表示,“我们相信这个集中的建设周期,对于我们硬件每年的摊销这些方面,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我们现在看到的用户需求以及对行业未来的预判来看,我们觉得投入下去的整体基础设施,相信很快会被内外部的客户需求所消化。”

超越DeepSeek-R1!千问3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阿里3800亿AI布局图谱浮现

为了推进AI战略,阿里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断舍离。2024年12月17日,阿里巴巴公告称,公司与另一名少数股东同意将银泰100%的股权出售给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今年1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而这个“未来”,早已被写进了组织预算、考核机制与业务规划之中:AI,是主线。最先迎来剧烈变化的,是电商。过去几年,淘天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正被对手逐步蚕食。拼多多猛攻低价心智,抖音电商则凭借短视频和直播吸引了年轻用户的注意力。货架式电商逻辑,不断被挑战。2025年以来,AI能力已全面嵌入淘天的内容、运营与服务体系中。从商品标题生成、搜索排序、客服响应,到店铺内容创作、短视频脚本生成,通义模型成为幕后主力。淘天正在借AI打一场从单点提效到系统重构的仗。这不是新业务,而是旧体系的重塑。某种意义上,这是一次迟到的反击。时间回到2020年,“云钉一体”战略被寄予厚望,钉钉正式归入阿里云管理体系,尝试与底层算力深度协同。但从执行效果看,这场融合没有兑现最初的高预期。钉钉的用户结构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与阿里云倾向大客户的目标错位,导致资源难以有效联动。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管理层调整。无招此前的创业项目两氢一氧,其投资方包括吴泳铭创办的元璟资本。而这一次,阿里选择“人事、资本、产品”三线归一,用一次罕见的创始人归位传达战略决心。AI助理、魔法棒、AI纪要、数字员工……功能一个个上新,钉钉试图将AI能力嵌入到企业办公的每一个节点。今年3月举办的AI创业N次方大会上,钉钉高管开出极具开放性的生态政策:“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要客户给客户。”这种力度,放在过往的钉钉体系中并不多见。今年2月,知名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加入阿里,出任集团副总裁,向吴嘉汇报,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 Agents 相关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这一任命也被视为在消费级AI应用端全面提速的信号。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界面升级。它意味着夸克试图取代用户的主动查找行为,由AI来承担主动获取、分析与执行,阿里内部将此定义为下一代入口实验。据悉,夸克已与天猫精灵团队融合工作,,AI业务整合进一步加速。而回头看,没有哪一个时刻是AI战略真正开始的标志点。从“风清扬”的一封信,到组织砍线、架构重构、资源优先级排序,阿里为AI让出的,不只是预算和KPI,更是它赖以生长多年的路径依赖。在过去几年里,这家公司不得不一次次把曾经创造的价值重新梳理、拆掉、放弃、归零。AI不是阿里的第一个主线,但或许是它压过所有犹疑后的那条主线。如今,它选择重新归零、再造一遍自己。在上一个互联网时代,它跑赢了无数对手,最终把握了平台的终局。而这一次,在AI时代的起点,它又站在原点上。

这是不是一场弯道超车,现在没人能预测结果。但它这一次,阿里不是讲个新故事,而是用AI,刷新那家叫阿里的公司。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