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全年分红近200亿,中信银行行长芦苇首秀:资产逼近10万亿!非息收入立功

访客 2025-03-28 72 抢沙发
“2025年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中信银行将一以贯之强化稳息差,有信心保持息差的优势。”3月27日,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拟任行长芦苇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息差问题时表示。3月26日晚间,中信银行披露2024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突破9.5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增长。截至目前,A股已有三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披露年度报告,中信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正增长的股份行。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张青在业绩会上表示,基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信银行将会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在2024年到2026年,力争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保持在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0%以上,以实际行动回馈广大投资者。

全年分红近200亿,中信银行行长芦苇首秀:资产逼近10万亿!非息收入立功
来源:图虫创意

2024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466.79亿元,同比增长2.19%,非利息净收入为669.67亿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归母净利润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具体来看,中信银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11.02亿元,同比减少12.81亿元,降幅3.96%;投资收益为292.70亿元,同比增加34.36亿元,增幅13.3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8.03亿元,同比增加32.82亿元,增幅629.94%。息差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77%,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净利差为1.71%,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7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付息负债成本率为2.0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据芦苇介绍,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存款面临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中信银行主动控制中长期的存款增量,加强负债久期管理,推动负债成本更快跟随市场利率下行。展望2025年,芦苇认为,银行净息差仍然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总体上看,当前市场利率仍处于下行阶段,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下降等因素都将对息差形成收窄压力。尽管去年存款利率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预计2025年负债成本下降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个人消费贷不良率大增,零售风险可控“如果零售不强,一流银行就无从谈起。”方合英在业绩会上强调。收入方面,2024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0.85%;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03.28亿元,同比下降14.02%,占该行非利息净收入的32.68%,同比下降9.51%。日前,瑞银发布的研报认为,国家促进消费的专项措施表明,相关部门对国内消费的支持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期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促进消费的组合拳,预计将有助于加快银行零售贷款的增长和提升资产质量。“我相信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措施出来以后,对整个的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的资产增长基本面会有很大的改善。”方合英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1.25%,较上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2.14%,较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此外,截至2024年末,该行信用卡不良率为2.51%,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对于零售信贷风险,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在业绩会上表示,该行零售风险整体可控并稳重向好。胡罡介绍,该行已在2019年开始收紧信用卡准入、2021年对按揭抵押类贷款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还在零售风险体系和能力上下工夫,并对零售全方位业务管控,如停止高风险的业务,加强客户准入等。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