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推动低碳转型?吉利控股李书福、隆基绿能钟宝申:政策、行业、企业齐发力
新能源产业加速向前发展,绿色环保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日前,多位行业、企业专家出席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并发表了各自对绿色低碳转型的看法。这一观点得到多名业界人士的认同。“气候问题备受全球关注,摆脱进口能源依赖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吉利控股(00175.HK)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新能源产业的进步对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持续探索绿色低碳路线2024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占整体新车销量的40.9%,继续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增长点。“以醇氢燃料汽车为例,我们可以将太阳能、风能等较不稳定的能源,转化为可在常温下运输、使用的绿色能源,即醇氢燃料,来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和有害物质的排放。”李书福说。在业界人士看来,“双碳”战略持续向前推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减碳尝试百花齐放,无论是降低碳排放、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效率,还是回收利用碳排放物,都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案例。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渐成各界共识。企业对自身发展责任也有了更清晰、成熟的认知。“如果一家企业盈利100亿元,但对社会造成损失,社会治理需要承担一定成本,那么这家企业的盈利就要相应地减少。”这就是钱智民理解的“企业与社会的账”。他介绍隆基绿能在陕西省铜川市的两个案例:其中一个是在某村庄安装光伏,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满足日常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额外收益;另一个项目则是通过光伏产品在冬季取暖,代替传统的烧炭取暖,同时降低取暖成本。钱智民认为,企业发展不能一味强调当下利益而透支未来的发展。李书福对此也深表认同。不少企业家均表示,企业生存离不开社会,其成长正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重视自身发展成果,也要重视发展质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在谋求进步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治理责任,尤其是在绿色、低碳领域。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不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涉及能源结构依赖、技术创新瓶颈、经济转型成本、区域发展失衡、政策协同与执行、国际规则压力、公众参与度等多个方面。“以氢能源为例,如果我们能够高效地将太阳能等绿色能源转化为氢燃料电池,就能够实现对进口化石燃料的替代,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而言是个重大突破。”“以吉利的醇氢燃料汽车为例,如果我们有较广泛的能源网络、一年能售出几十万辆此类汽车,那么就能一定程度上平衡成本。”他说。针对我国在绿色、低碳方面遇到的挑战,多名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出台更明晰、具体的支持和管理办法。他们希望通过政策引领,鼓励行业在绿色、低碳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一定的措施推动企业主动减少碳排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