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科微一季度由盈转亏,净利率跌至-3.39%,车载芯片与AI眼镜能否扛起业绩增长大旗?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编辑|韩迅4月29日,格科微(688728.SH)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格科微的营业收入尽管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比增长18.21%,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其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5173.09万元。5月9—12日,就业绩变化、新产品拓客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格科微证券部发函并致电询问。其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复称,公司目前暂无接受媒体采访和调研的安排。1.业绩止跌回升。2024年,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格科微业绩触底反弹,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90%,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87.20%,成功扭转业绩连降两年的不利局面。不过,当年,格科微CMOS图像传感器的销量仅为12.69亿颗,约为2020年的62.21%。3.关注高端产品放量和新兴市场拓展。目前,格科微正面临技术纵深与场景广度的双重突围。因此,短期来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格科微5000万像素等高端产品的量产爬坡进度及库存去化成效,这两大因素直接牵动公司短期业绩表现。长期则需跟踪其车载CIS与AI眼镜领域产品的量产落地进度及核心客户拓展情况。业绩止跌回升财报显示,2019—2021年,格科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90亿元、64.56亿元、7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7.73亿元、12.58亿元。这样的高速增长业绩,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满怀期待。转机出现在2024年,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格科微业绩触底反弹。当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达63.83亿元,同比增长35.90%;归母净利润也回升至1.8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7.20%,成功扭转业绩连降两年的不利局面。对此,格科微在一季报中解释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售价降低导致公司毛利率降低,而高像素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利润下降。时代商业研究院发现,在核心产品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格科微的销量下滑明显。2024年年报显示,当年,格科微CMOS图像传感器的销售量仅为12.69亿颗,约为2020年的62.21%。加速布局汽车电子和AI眼镜在手机CIS领域,格科微依托200万及500万像素产品的既有优势,正加快1300万、3200万及5000万等高像素产品的客户导入进程,旨在逐步提升各像素节点的市场占有率。同时,该公司持续迭代多光谱CIS产品,聚焦灵敏度、动态范围等关键性能指标的优化,增强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在非手机CIS市场,格科微针对安防领域制定了差异化策略:一方面推动高像素产品的市占率提升,另一方面围绕读出电路噪声优化、极低功耗设计等核心技术展开产品研发,以适配智能安防设备的高端化需求。在汽车电子领域,目前,格科微的车载前装芯片战略布局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首颗车规级图像传感器完成了流片,计划于2025年正式推向市场,标志着其向高壁垒的车规级芯片赛道迈出关键一步。通过手机与非手机市场的纵深拓展、传统与新兴领域的协同布局,格科微正构建覆盖多像素层级、多应用场景的产品矩阵,以技术创新驱动高端化转型,为业绩增长开辟多元增量空间。目前,格科微虽凭借轻晶圆厂模式在中低端CIS市场建立优势,但高端产品放量与新兴市场拓展是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转型的背后,是格科微技术纵深(从像素升级到多光谱、低功耗等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广度(从手机到车规、AR/VR等新兴终端)的双重突围。(字数:2559)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