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600亿险资买高息股?新华、国寿鸿鹄基金三期获批,一期重仓中国电信和伊利

访客 2025-05-21 5 抢沙发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于5月13日批复同意新华保险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三期。5月20日,新华保险独家回应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拟联合发起鸿鹄基金三期的合作机构包含中国人寿等机构。”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家头部险企连续三期参与鸿鹄基金,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从“负债驱动”转向“资产主导”的战略升级。通过锚定大盘蓝筹股实现资产负债久期匹配,可以构建穿越周期的“抗脆弱性”投资框架。可以看到,险资正从财务投资者转型为战略耐心资本,通过资产端主动管理对冲低利率环境下负债端成本压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始于2023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鸿鹄基金一期共重仓中国电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3只A股股票,期末参考市值合计约125.74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重仓标的均具高股息特征。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中国电信、伊利股份、陕西煤业近12个月股息率分别为3.27%、3.94%和7.64%。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为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及阳光人寿获准参与;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再批复600亿元试点,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获准参与。据中国人寿官微消息,鸿鹄基金二期计划近期投资入市,主要聚焦大市值、流动性好和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通过长期持有此类资产,进一步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作用。而后,中国人寿公告称,金融监管总局已于5月13日批复同意国寿资产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基金三期。中国人寿表示,随着鸿鹄基金三期的成功获批,中国人寿已携手相关机构连续发起设立了三期鸿鹄基金。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三期配置趋势应是高股息+ESG+防御性板块。基于一期重仓消费/能源/通信蓝筹、二期聚焦“大市值+高流动性”的策略惯性,预计三期将强化股息质量筛选和ESG整合投资两大新维度,公用事业、交运板块、新能源基建、数字经济龙头或成新标的池。百亿私募基金扎堆成立5月16日,阳光保险公告称,董事会当日审议通过,其附属公司阳光资管作为基金管理人,拟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拟全额认购,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资产、固收资产和现金管理类工具。其中,权益类资产将聚焦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相关指数ETF和指数基金等。4月16日,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资产发文表示,泰康资产关于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的申请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准,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新设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目的是探索保险资金运用新模式,引导保险资金成为“耐心资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原则是资产选择、分散投资和长期主义,用长期主义对抗不确定性。此外,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联合成立私募基金投资公司推进险资长期入市试点,主要有三层意义:一险资通过私募基金公司的方式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下可以归属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减少盯市估值波动对考核的影响;二是私募基金机制灵活,有利于践行险资“耐心资本”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稳定资本市场;三是对于处于行业低谷、估值洼地或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标的,险资可以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加大配置,并长期持有,取长期回报,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600亿险资买高息股?新华、国寿鸿鹄基金三期获批,一期重仓中国电信和伊利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