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瑞基因四年累亏超9亿元,实控人高扬所持股权全遭冻结,控股权存变更风险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编辑|郑琳2021—2023年,贝瑞基因的营收从14.22亿元下滑至11.51亿元,业务规模连年萎缩,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1.17亿元、-2.49亿元、-4.27亿元,合计亏损了7.93亿元。业绩颓势的背后,是贝瑞基因的股价大幅走低。2020年7月至今,贝瑞基因股价从历史最高的98元/股跌至最低仅5.4元/股。截至2025年4月27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12.30元/股,较历史最高价下跌87.45%。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24日,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分别持有贝瑞基因9.05%、4.22%的股份,两人手中分别有100%、86.97%的贝瑞基因股份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占贝瑞基因总股本的比例分别为9.05%、3.67%。不过,2024年年报显示,高扬仍是贝瑞基因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担任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并在该年从贝瑞基因获得122万元的税前报酬。一过业绩承诺期即连年亏损,四年累亏超9亿元借壳上市的重组交易方案显示,高扬、侯颖等21名贝瑞和康原股东承诺,贝瑞基因2017—2019年的业绩承诺盈利数分别为2.28亿元、3.09亿元、4.05亿元,三年累计为9.42亿元。但次年(2020年),贝瑞基因营收同比下滑4.78%,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6.07%。此后,该公司更是开启连续四年大额亏损的经营颓势。最新年报显示,2024年,贝瑞基因的营收同比下滑6.36%至10.78亿元,业务收入延续此前三年的萎缩趋势,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92亿元,亏损金额虽同比减少,却仍处于大幅亏损状态。从营收看,贝瑞基因业务规模已连续五年收缩,2024年较2019年下滑了33.35%。从归母净利润看,贝瑞基因在过去四年已累计亏损9.85亿元。面对贝瑞基因的业绩颓势,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导致其股价震荡下行, 昔日的 “基因测序领域第一股”光环不再。公告显示,在借壳上市之初,原贝瑞和康实控人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分别持有贝瑞基因13.89%、7.38%的股权,高扬被认定为贝瑞基因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然而,随着股价下跌,贝瑞基因多次发布关于高扬、侯颖补充质押该公司股份的公告。截至2019年8月19日,高扬、侯颖所分别持有10.28%、6.76%的贝瑞基因股份处于被质押状态,质押股份比例达到17.04%,为历史最高。Wind数据显示,贝瑞基因当月的股票交易均价为32.36元/股。此后,贝瑞基因的股价进一步震荡下行,并在2024年2月创下5.40元/股的历史最低价。截至2025年4月27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12.30元/股,较历史最高价下跌87.45%。阿里拍卖网络平台显示,2024年7月16日,以贝瑞基因股权为标的资产的拍卖成交记录共计有10笔,其中9笔为50万股贝瑞基因股份,1笔为78.4925万股股份,共计528.49万股。上述10笔拍卖记录的成交价格为6.59~7.11元/股不等。截至2025年4月24日,高扬所持有9.05%的贝瑞基因股份全部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其中1660万股曾于今年2月6—7日进行公开拍卖,但因案外人提出异议该拍卖撤回。侯颖所持有的4.22%贝瑞基因股权中有3.67%仍处于司法冻结、拍卖中止状态。不过,贝瑞基因曾于2024年12月28日的公告中表示,控股股东高扬及其一致行动人侯颖累计被司法冻结、司法再冻结和司法标记股份数量,占其两人所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比例超过50%,公司控股股东存在变更风险。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